- 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,立汉献帝,这样做对他
- 如何正确看待明朝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- 为什么宋朝皇帝会重文轻武
- 明朝是如何一步步彻底完成削藩的
- 曹操是枭雄还是英雄
- 历史上突厥为什么会消失
-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,为什么当了皇帝后
- 为什么金庸笔下的大理段氏老爱掺和江湖事
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,立汉献帝,这样做对他
在古代,废立皇帝,是动摇国本之大事,操作得好,可称伊尹、霍光之功,谋事不当,则可以看看王莽的下场。
所以古代权臣行废立之事都是非常谨慎的,西凉军阀董卓借乱依靠武力,在控制了朝权后,马上放出惊天大招,废汉少帝刘辩,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。
董卓的这翻骚操作到底是为哪般呢?下面由掌心一一道来。
第一大理由,当然是借行废立之事立威,让朝臣们臣服。
董卓以并州牧的身份进京勤王,从十常侍手中夺回了少帝刘辩,陈留王刘协一行,功劳当然非常之大,但当时少帝和朝臣都并不乐意这位西凉野蛮军阀继续留在京城,赶紧哪儿来回哪儿去。
谁曾想,董卓的志向已经不只是西凉边陲的诸侯,他渴望的是加入朝廷权力游戏的争夺,所以董卓带着少帝一行进京后,迅速控制了守护京城的西园禁军,将京城的整个军事防卫全部掌在手中。
有了枪杆子,说话自然硬气,董卓先是给自己弄了个司空的官衔,官阶仅次于,意思很明白,俺董卓已经决定不回西凉,朝中的事俺管定了。
董卓自然知道朝臣们是看他不起的,于是他一方面士族结盟,解除党锢,恢复了黄琬,杨彪、陈蕃、窦武等朝中大佬的名誉和地位,更是提拔任用了周铋、伍琼、何颥、伍处士等一批党人,以及大文学家蔡邕等名士公知。
另一方面,则是祭出霹雳手段,杀伐立威,纵容手下的西凉虎狼之师,在洛阳烧杀淫掠。在朝中布置安插爪牙耳目,铲除异己,威慑朝野。
董卓废掉少帝刘辩,立陈留王刘协训帝,就是宣示自己的一言九鼎,向群臣,打击跳出来反对自己的朝臣,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第二个理由,延续东汉权臣喜欢立小皇帝的一贯作风,其目的当然是便于掌控。
董卓明面上废除少帝的理由是,少帝愚昧懦弱,上不了台面,不能敬奉宗庙,没有资格担任君主。
其真实想法,是当时少帝刘辩已经13岁了,过几年就可以亲政,而且少帝即位,朝中大事均由何太后听政,董卓想要专权,必须要过少帝和何太后这关。
而陈留王刘协则只有8岁,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,更便于掌控,而且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早就被何太后毒死了,娘家在朝中也没有什么人,这些都是董卓选择刘协为帝的理由。
第三个理由,董卓也姓董,这个非常重要,可攀亲自比外戚掌权,别人没话说。
东汉王朝有两个“优良”传统,一个是上面讲的,喜欢立小皇帝,二个是立小皇帝后,配套的是外戚。
在以前有王氏、窦氏、梁氏、何氏等著名外戚,因为皇帝幼小,一般都是由皇太后帮忙主政,皇太后当然更需要依重娘家人来帮衬,所以就出现外戚的独特现象。
因为几百年来都是这么运作,大家对外戚掌权也是认可的。
董卓自己本是西北边陲一个无业流民,从普通士兵依靠战功成为了一方诸侯,要想进一步控制朝中大权,仅有武力毕竟还是不够,只有名正则言顺。
董卓觉得,陈留王刘协由于母亲早逝,依靠由祖母董老太后养大,大家都称刘协为“董侯”。
刚好董卓也姓一笔难写的“董”字,立刘协为帝后,自己则可以视作外戚帮忙献帝掌权,发号施令,这样则名正言顺。
当然,董卓论证自己为外戚的理由非常牵强,简直是穿凿附会,但面对董卓的虎狼之师和蛮不讲理,大臣也就好认了。
就这样,中平六年(189年),董卓废少帝,将其贬为弘农王,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,即汉献帝,其后,借机用毒酒毒死了刘辩和何太后,
董卓摇身一变成了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的国相,享有“赞拜不名、入朝不趋、剑履上殿”等特权,开始了权臣的表演。
以独特视角品读历史,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,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。
如何正确看待明朝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许多人推崇明朝,喜欢引用这句话:“天子守国门,君主死社稷”,此语颇壮,显得明朝君主十分有气节。
崇祯帝在李自成大军破城之时,选择了上吊自尽,而不是“揖盗”而降,或弃城而逃,的确显示了崇祯帝刚烈的一面。煤山上一根索子,已足矣!再说什么他不迁都、不大胆与后金(清)议和、他想逃没逃成之类的话,就太刻薄了。君主不念生、不乞怜,宁死不降,已经够了。
虽然大明有崇祯,加速了它的灭亡;然而,明朝之有崇祯,也给它的亡国格外增添了一丝悲壮。
再来说说“天子守国门”。
明朝在末年陷入腹背受敌、左支右绌、狼狈不堪的境地,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定都北京,国家根本之地太前出,离边外的强敌太近,而京畿地区(包括今天的北京、天津和河北)又空虚贫弱、民风强悍,很容易发生(比如正德五六年间的“河北之乱”),乱则北京为危城、孤城。如果明朝的都城在南京,背倚江南财赋之区,以迎北来之敌,或许亡国不如是之骤也。
许多人以为,“天子守国门”是明朝人的自主选择,其实不然,“天子守国门”的形势,是逐渐形成的,是明朝北部边疆战略大溃败的结果;与之相伴的,是大片国土的放弃。
在洪武时期,在今天东北辽宁西部地区,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建立了大宁都司(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),派第十七子宁王朱权镇守。在当时的北边,以大宁为枢纽,西到宣府(今河北宣化)、大同,东到辽东(今辽宁省东部)一线,分别分封了谷王、代王、辽王等多位藩王,构成对漠北防御的第一道防线。这道防线的后方,是燕王镇守的北平(即今北京)。
(明前期形势图,箭头所指为大宁都司)
然而在燕王朱棣夺位的“靖难之役”后,广袤的大宁逐渐丧失。
在明朝时,传言最广的“媚虏割地”说称,朱棣挟持宁王及其部众入关,使大宁成为一座空城。宁王部下锐卒,尽为朱棣所用,特别是骁悍的兀良哈三卫骑兵,成为朱棣打天下的重要精锐。朱棣与三卫达成秘约,许诺天下大定后,将大宁故地留给三卫牧放。朱棣即位后,遂遵约将大宁都司迁到今天河北保定一带,而大宁故地从此尽捐于人。
然而此说不尽为事实。
永乐元年(1403)兀良哈三卫来朝,“仍设卫如故”。朱棣重新确认了三卫地位,并且强调三卫“世居本土,安其生业”。但由于大宁撤防,已为空地,三卫部众逐渐南下,仅仅二十余年,已抵近明朝边疆。为此朱棣与宣宗,乃至正统中,都有北击兀良哈之役。但随着明朝国势日衰,明朝最终无力驱逐。尤其是正统十四年“土木之变”后,三卫挟蒙古以为重,尽没辽河东西、三岔河北故地,“蓟辽多事自此始”(蓟辽是蓟州镇与辽东镇的统称,分别设有总兵与巡抚,同时另设蓟辽总督,统辖这两座军镇)。
三卫南下者越来越多,所占地方越来越广,嘉靖中,其“分地”已至辽东边外。
(明中后期形势图,箭头所指为大宁故地,已陷为虏地。大宁之失,对明朝北边军事战略布局,造成了致命破坏和深远的不利影响)
大宁都司内迁后,其所属营州、兴州诸卫也于永乐元年内移。这一大块土地无兵镇戍,使得辽东与宣大、开平一线出现一个大缺口,各镇之间失去呼应,整个防线就崩断了,全面往内收缩。
由于失去了大宁的遮蔽,开平已很难防守。宣德五年,将一度裁撤又复设的开平卫,内迁至独石口,从此关外险要尽失——“自是辽东折右臂,宣府折左臂,松亭关、潢水(今西拉木伦河)之险顾在虏矣!”开平之失,丧地三百里,完全是因为大宁不守之故。
大宁不守,则开平必失,开平一失,则北京失去屏障。这是一连串恶性的连锁反应。
朱棣迁都时,北京本来还在内地,形势比较安全,自大宁失,开平又失,北京乃成为北边巨镇,其最近边塞处不过百余里,从而形成“天子守边”的形势。
(除了燕山山脉的边墙和关隘,北京城其实是无险可守的)
显然这种形势是形成的,不是明朝天子要主动守边(仁宗时曾计划南迁,可惜因猝然驾崩,没有成功)。由于离关塞太近,蒙古(和后来的后金、清)铁骑经常突入京畿,直接威胁京师的安全。崇祯十七年北京骤破,天下遽然易主,与明朝的定都形势是密切相关的。
为什么宋朝皇帝会重文轻武
怕武将夺权!
明朝是如何一步步彻底完成削藩的
明朝通过三朝的努力,在军事上完成了削藩,但是经济上并没有完成削藩,因此明朝的削藩并不彻底。事实上,明朝后期,宗室人口庞大,极大地拖累了明朝财政,成为明朝灭亡的因素之一。
明朝藩王问题的由来
尽管历史上分封制已经暴露了数次弊端,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、西晋的八王之乱,但是明朝的开国大帝朱元璋还是觉得分封制利大于弊。他总结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,皇权没有得到宗室的帮助。
为了让子孙一起守卫大明江山,朱元璋一口气分封了25个藩王,每位亲王都拥有自己的,人数从三千到数万人不等。其中,九位塞王因为需要抵御蒙古,部队更是超过了一般的藩王,比如燕王朱棣麾下有十万之重,宁王也佣兵八万。
《明太祖实录》:天下之大,必建藩屏,上卫国家,下安生民,今诸子既长,宜各有爵封,分镇诸国。
朱元璋为了保卫皇权,将功臣殆尽,而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孙让明朝江山永固。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,在他死后,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反而是这些藩王。
历代皇帝的削藩政策
朱元璋在的时候,他的这些儿孙无人敢有异心,整个大明欣欣向荣。朱元璋一死,他的孙子朱允炆上台后,对这些尾大不掉的藩王忧心忡忡。为了减少藩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,削藩势在必行,只可惜朱允炆实在操之过急。
朱允炆一开始没有对藩王中势力最强的燕王动手,而是寻找理由,先后废除了周、齐、湘、代、岷五位亲王。眼看着下一个就轮到自己,燕王朱棣没有坐以待毙,而是选择了起兵反抗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。
最终朱棣笑到了最后,登基成为永乐大帝。即位之初的朱棣,对各藩王采取了拉拢政策,先后恢复了周、齐、代、岷这些人的亲王爵位。但是等到朱棣的皇位稳固后,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各个兄弟动手了。
先是不动声色将一些藩王的封地迁到内地,让这些塞王变成内王,使得这些人脱离了经营已久的部队和地盘,威胁大减。接着,又分别削去代王、齐王、岷王、辽王和谷王等人的护卫,其中齐王和谷王还被废为庶人。
看到朱棣动了真格,他的同母弟弟周王也主动献还三护卫。至此,当时掌握兵权的大部分亲王都遭到了削夺,朱棣削藩的目的初步达成。
明宣宗时期,朝廷通过多次鼓励边军将官征调藩王护卫的,继续削弱藩王的军事权力。此外,明宣宗还了禁止宗室出仕、禁止二王相见、禁止宗室进京等一系列规定,此时的藩王,不仅没有了兵权,人身自由也受到了很大限制。
宣宗之后,明朝对待藩王的态度仍然是以继续限制为主。如弘治时期,严禁官府和王府往来。到了正德后期,朝廷甚至开始干涉宗室的婚姻,比如规定与王府结亲的官员,不得往京城任职。
明朝宗室制度的失败之处
经过历代皇帝的削藩政策,明朝藩王的权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,基本上同圈养无异。但是在剥夺这些宗室军事和政治权利的同时,明廷给了这些宗室优渥的经济待遇作为补偿。
这些宗室完全要靠朝廷供养,不仅有岁禄,逢年过节还有其他赏赐。虽然后期开放了宗室科举的口子,但是能考上的宗室寥寥无几,他们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,又怎么能勤奋读书呢?
为了多领禄米,宗室都是牟足了劲地生儿子,这就造成了宗室人口的进一步泛滥。到了万历年间,朱元璋的后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。这些人一年就要吃掉朝廷552万两银子,而全国财政支出也只有1854万两!
这么一大群不劳而获的寄生集团,不仅拖垮了大明财政,也进一步激发了阶级矛盾,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明朝的削藩制度并没有进行彻底,宗室问题始终是贯穿明朝的一大顽疾。
我是@小熊猫看历史 ,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,别忘了点赞加关注哦!谢谢您的支持!
曹操是枭雄还是英雄
您好:曹操出身卑微却胸怀大志,凭借对权谋与智慧的妙用,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拔地而起,建安元年(196年)迎献帝至许昌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依靠如此优势,统一了黄河流域,官拜丞相,封魏王,成就宏图霸业,开创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被认为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。然而他始终没有登上帝位,给人留下千古之谜。
析其原因,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:
1.背不起乱臣贼子的骂名
东汉末年,汉室衰微而天下大乱,但纲常伦理忠孝礼仪仍在,曹操虽有雄才大略,亦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,在争权夺利,内政外战的血雨腥风中,一直以天子之名出师,以捍卫朝廷的名义进行。曹操深知,如果自己废献帝,登帝位,那他就沦为千夫所指的罪人,南桃今生来世,历朝万代的唾弃与责骂。这是他背负不起的重担。所以他一再表明自己绝无称帝之心,绝不是篡权夺位的“奸佞小人”,而是忠心辅政的“贤能将相”,足见其受儒家正统文化影响之深。断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而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。
2.经不住群起而攻之的激战
虽然曹操已经取得了对汉室的绝对控制权,但他的视力仍局限于北方,东南、西南的孙权、刘备亦非等闲之辈,曹操如果贸然称帝,必将成为众矢之的,让孙权,刘备等人有了一个乱臣贼子的幌子,继而带领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。这样一来,他苦心经营的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绝对优势如流水东去,难挽狂澜,不仅陷入政治和道德上的被动,更有可能引发一场空前惨烈的激战。任其再怎么兵精将广,一旦以乱臣贼子的身份与天下豪杰对抗,胜算可想而知。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,心思缜密的曹操,又岂会为了一时的痛快而陷自己于万劫不复之深渊。
3.看不上虚名而重实权
曹操为人讲求实际,石泉与虚名孰重孰轻他再清楚不过,能够从乱世中一路走来,靠的不只是雄心壮志,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务实作风。称帝不过是多得了个名号,而天子诏令由他口授,朝廷政策由他制定,官员任命由他授意,这一切足以证明他名为丞相,实为皇帝,皇帝名号此时不仅不能锦上添花,反而可能因此而遭落井下石之罪,要他何用?
一句“若天命在吾,吾为周文王矣”,似乎道出了曹操的心愿,点破了曹操宁为儿子铺路,也不愿自己称帝的决心,然而他心中真实的想法,历千年仍然扑朔迷离。
历史上突厥为什么会消失
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,是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。我认为狭义上的突厥人指的是突厥汗国的臣民,这些人在公元745年骨力裴罗杀死后突厥白眉可汗,将其首级送往长安献给大唐玄宗皇帝之后,后突厥灭亡,部分突厥人融入唐朝,并入回鹘,自此突厥人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。但是广义上的突厥人并没有消失,广义上的突厥是民族集团,它包含着突骑施、乌古斯、葛罗禄、钦察等部落,在突厥汗国灭亡后,这些民族活跃于中亚地区,他们的后裔至今仍然存在于中亚西亚地区。现今的突厥指的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民族统称,这些人大多数突厥后裔或者被突厥征服统治过的突厥化的其他民族,主要包括:土库曼人、鞑靼人、吉尔吉斯人、阿塞拜疆人等等。所以说历史上消失的只是突厥汗国及其子民,突厥文明并没有消失!
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,为什么当了皇帝后
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,通过杯酒释兵权后掌握了兵权,建立了北宋,武将出身的赵匡胤为何建立北宋后重文亲轻武呢?难道军事实力不重要吗?
赵匡胤当然明白的重要性,以及"重文轻武"将给北宋带来的影响,他的这种思想其实和他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一、唐朝后期藩镇割据。唐朝后期,为了守住国家漫长的边界线,防止外族的侵扰,大唐就对边疆设立了藩镇甚至是节度使,这些藩镇和节度使具有高度的自,军权独立,并且长期和外族作战,战斗能力强,唐朝末期,朝廷,无力管理地方,地方藩镇就开始发生,也就有了"安史之乱",甚至后来梁王朱温灭国的情况。因此,地方一旦形成了独立的自,武将若不忠心,危害甚大,赵匡胤深知这一点。
二、五代十国时期,武将篡权多。由于五代十国战乱纷争,各地的独立为了谋求独立,就把极大的调兵权和统兵权都交给了地方武将,一旦朝廷中枢发生内乱或外敌,这些武将难保不会产生夺位的思想,五代十国时期,后唐,后晋,后汉等都是武将被夺权的,这让昔年随着后周柴荣征战天下的赵匡胤感触颇深。
所以赵匡胤作为武将把后周幼力夺走建立北宋后,对军师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,同时为了彻底压制武将,他大大加大了文官集团的权力,就形成了北宋"重文轻武"的局面。
为什么金庸笔下的大理段氏老爱掺和江湖事
大理段氏虽然在天南为帝,却也积极参与江湖事务,在《天龙八部》小说和姑苏慕容氏是对立的两大武林世家,这个设定可谓别具匠心。因为历史上的段氏和慕容氏,同为晋朝时期辽东鲜卑的两大部族,彼此世代联姻,同时也尔虞我诈,常有征战,最终是慕容氏成功吞并段氏,并一度入主中原,建立了那个慕容复一心要光复的“大燕国“。
在金庸新修版《神雕侠侣》小说里,明确承认了大理段氏自称汉人,实为鲜卑后裔:
【大理段氏本系凉州武威郡人,在大理得国称帝,其先世虽为鲜卑拓跋人氏,但久与汉人通婚,受中华教化,已与汉人无异,也早自认为是汉人,中华教化文物广播南疆。】
当然,金庸先生虽然著作等身,学富五车,却还是智者千虑,而有一疏。历史上的鲜卑段氏并非是鲜卑拓跋氏的一支,而是另一个独立部族。他们的第一个部落首领叫段日陆眷,最早是渔阳乌桓部首领库辱官的奴隶。乌桓部各大首领时,其他人都带了用来吐痰的唾壶(痰盂),唯有库辱官不带,而是直接把痰吐在段日陆眷的嘴里。
段日陆眷一边咽痰,一边西向拜天:「愿主公大人的智慧福禄,全都移入我腹中。」就靠着如此不顾尊严的阿谀奉承,深得库辱官欢心,逐渐对他委以重用,让他趁着饥荒灾年,招诱亡叛的汉人边民和匈奴散众,终于建立起一个小部族,后来又趁着乌桓人的衰落而独立、壮大。
【诸大人幽州,皆持唾壶。唯库辱官犹无,乃唾日陆眷口中。日陆眷因咽之,西向拜天曰:“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。”】——《北史·徒何段就六眷传》
晋朝爆发”八王之乱“时,鲜卑段氏作为被幽州军阀王浚拉拢为雇佣兵,一同进攻据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。段氏趁机大掠中原财富,光被他们掳掠的汉人少女就达八千余人。王浚不准他们将这些少女带回部落,凶蛮的段氏竟将她们全部抛下易水淹死,令易水为之断流。
——风萧萧兮易水寒,八千汉女不复还!
后来,北方汉人抵抗胡族侵攻的中流砥柱,“闻鸡起舞”祖逖之外另一主人公,晋朝司空、并州刺史刘琨,把段氏当做共同抵抗羯人石勒侵攻的盟友,最后却惨遭段氏杀害,身首异处。刘琨留下“何意百炼钢,化为绕指柔”的绝唱,段氏因此在北方声名扫地,人心丧尽。
东晋司空:刘琨
辽东慕容氏趁机不断相攻,后于令支之战大败段氏军,斩首数千人,掠其部众五千余户。段氏首领段辽投降慕容氏,被斩杀,其弟段兰则投奔羯赵暴君石虎,为其臣虏。
而当统治中原的后赵内乱、冉魏新立之机,段氏首领、段兰之子段龛率其部众南迁,控制了山东地区,自称齐王。慕容氏同样夺取河北地区,建立燕国。燕国名将慕容恪挥军东进,征讨段龛,连战连捷。段龛固守广固城整整一年,终因粮尽路人相食,出降,终被处死,其死忠部属三千余人被坑杀。而段氏也从此再次成为慕容氏的臣属。
燕国太宰、太原王:慕容恪
燕国的中兴之祖、后燕世祖武皇帝,和兄长慕容恪齐名的另一位五胡名将,也是另一位武侠大家黄易先生小说《边荒传奇》中的反派oss,”北霸枪“慕容垂,他前后三任皇后,都出自鲜卑段氏家族,更有多个燕国皇帝为段氏后妃所生。
燕国世祖武皇帝:慕容垂
金庸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,慕容氏后人慕容复被刻画成心胸狭隘的反面人物,和主人公之一、段氏子弟段誉屡屡敌对,还在天下英雄面被他打得一败涂地,颜面扫地,大约就是作者作为段氏的粉丝,要为真实历史中屡屡成为慕容氏手下败将、被慕容氏挫败建国梦想的段氏,长出一口恶气。一笑。
慕容氏燕国灭亡后,段氏、慕容氏、宇文氏这些鲜卑部族都归顺了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。北魏孝文帝元宏实行汉化改革后,他们亦经历数百年时间,逐渐融入汉族。段氏也自称为武威段氏之后,即东汉名将段颖的后裔。后来一人名段延迁居云南,子孙和当地的”白蛮“通婚,是为大理段氏之远祖。
唐玄宗天宝年间,南诏国王阁逻凤起兵反唐,他麾下首席重臣段俭魏,于西洱河之战,大破十万唐军,歼敌六万,以此功被封为清平官(即宰相),大理段氏从此成为南诏名门。
二百余年后,趁南诏国内乱,权臣郑氏、杨氏相继夺位,段思平起兵称帝,建立了大理国,统治云南三百余年。
事实上,大理段氏家族,虽然在金庸小说《天龙八部》中被美化得兄友弟恭、君臣同心,实际在历史上却是劣迹斑斑。
在五胡乱华时代,他们靠着给乌桓酋长当肉痰盂而起家壮大;之后趁乱杀进中原,掳劫八千汉人女子,沉尸易水使之不流;杀害前盟友,北方汉人之望的刘琨;唐朝时又做了,害死唐军六万人,也是大唐盛世中衰的间接罪魁之一。
终于经过数百年苦心孤诣,他们终于夺取了一国,在天南之地称帝为皇,却也并没干什么治国安邦的正经事,来洗白自己不光彩的发家史。
在大理三百年的历史上,段氏历代帝王,就只知道大建寺庙,推崇,小小国家里兴建佛寺无数,令百姓劳苦不堪。历史上的段正明、段正淳兄弟,其实都是佞佛荒政、终日游乐著称的昏君,更是对权臣高升泰、高泰明父子言听计从的傀儡。
最最可笑的,就是大理国被蒙古攻灭时,国相高氏一族不屈抵抗,壮烈殉国,而大理末帝段兴智及其段氏家族,却对让他们摆脱了傀儡地位的蒙古军感恩戴德,此后更为蒙古人攻打宋朝,积极充当带路党,鞍前马后,不辞辛苦。
段兴智本人,居然是为蒙古人“忠勤王事,阵没军中”的,古今中外千百亡国之君,能做到大理段氏这个份上,也真是稀有难得,恐怕虽“伪满康德帝”爱新觉罗·溥仪亦不能及也。
也因这个缘故,在蒙元王朝统治时期,段氏作为世袭大理总管,充当了蒙古人的代理人,继续奴役云南百姓上百年。
而金庸小说却将大理段氏的段智兴君臣,写成了帮助汉人军民镇守襄阳,抵抗蒙古侵攻的盟友,实在是对其不遗余力地洗白、粉饰,颠倒是非善恶到了极致。
元末农民大起义,西路红巾军明玉珍部从湖广经四川,攻入云南进克昆明,蒙古梁王狼狈而逃,又是大理总管段功,杀害红巾军将士三万余人,为蒙古人守住云南,战后却被兔死狗烹
——活该!
一直到大明王朝开国后,傅友德和沐英大军入滇,才将这个统治云南地区四百余年的大理段氏,连同其主子蒙古梁王一起,扫入历史尘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