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5日,很多人的朋友圈、群组里在传一个消息:青年学者李硕下午4点左右发了一条朋友圈,告别朋友:“我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了。”他希望朋友们别发信息、打电话给他,他已经无力回复。“除非,是我欠您钱,或您欠我钱的。”乐观的青年学者,要把有限的精力,来安排一些后事。同时,他写下了突发疾病前后的经历,从“二月18日”的表述,猜测这一段文字可能是语音输入,他的身体状态不佳:
“从二月18日,在巴基斯坦的巴瓦小城首次发病倒下,我在当地医院躺了四天被抢救回来。之后,在全球通学弟等帮助下,于二月25日回国,之后近半个月里我被隐瞒了病情,不然处理后事的时间可能更从容一些。相比人各种死法,目前应该算是最好的结局不需要开大刀受大罪,一切医学手段都已经失去作用。我最满意。大块劳生,息我以死,我活着也很少能享受生活,总忙忙乱乱操心下面写个什么,现在总算能休息了。
“我会授权一个实体接手我死后的著作权事务及幼儿老人的扶养。当然也没多少钱,但一个平生没房没车不着家的无赖汉,留个这种名目也挺酷的。“生平还有些小秘密,从未想写成文字,也许再活三四十年、时过境迁之后才会想写。现在就带到火化炉子里去了。也许后世会有史家来扒吧。我考证的历史,总有人骂脑洞太大,其实现实这东西真比文书脑洞更大,虚构作家的想象力都是很有限的。老友们聊起我时,应该都是开心的吧。李硕这破人,不长的一辈子,趣事还不算太少。开心就好,不必伤悼。”
最后,李硕表示:“目前有大学旧友们帮我料理生前身后事,一切完满具足,无劳挂念。很多人得知这个消息,难以接受,纷纷感慨:“天妒英才”、“一声叹息”!李硕,一个传承历史精神的人,一个饱含历史情怀的人,一个用自己的言行和著作影响和启迪着大众的人,尽管他即将离开我们,但他所留下的印象和思想,将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。
李硕,历史学者,1977年生,河北保定人,北京大学中文系(文科实验班)学士,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、博士,从事过新闻记者、编辑工作,此前供职于新疆大学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,现居成都,年仅46岁。身为一位实力派历史学者,李硕出过很多史学书,比如《贵族的黄昏:孔子和他生活的时代》《从大漠绿洲到玉石山谷:南新疆探索图文志》《南北战争三百年:中国4—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》《孔子大历史:初民、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》《楼船铁马刘寄奴:南北朝启幕战史》等等。
但是让他真正走向大众并为人熟知的,还是去年10月出版的那部读之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的《翦商: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》。也正是这部《翦商》,让大家一致认为,这是一位“天才型青年历史学家”。“翦”就是消灭的意思,“翦商”从字面理解,就是考据周人如何灭商。不过看完全书你会发现,周灭商只占全书的一半内容。2022年,《翦商: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/一页folio出版,这也是他最出圈的作品,李硕从考古成果中,重新看待夏商周的变革,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。出版半年来,在豆瓣网有3300多人评价这本书,打出了9分的高分。
本书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作序。北京大学教授罗新称赞这本书说:“王国维之后,商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;而李硕则把这一重要性,形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。”澳门大学教授杨斌说:“我愿意以‘商周变革’来归纳李硕的洞见:对于华夏文明而言,这场变革比两千年后的唐宋变革的意义更深、更远!”
李硕的离开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,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是我们维系生命、实现理想的基础。除了繁忙的工作和生活,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,强化自我,增强生命力。因为,只有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才能越负越轻,在日后的奋斗中不断超越自己,创造新的人生历程。